发文单位 | 武汉市教育局 | 发文字号 | 无 |
---|---|---|---|
发布日期 | 2023-10-18 16:00 | 效力状态 | 有效 |
主题分类 | 教育 | 索引号 | 010890019/2023-27359 |
“双减”政策是中共中央、国务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。中央“双减”文件出台以来,我市把落实“双减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,不断加大工作力度,积极稳妥统筹推进。
一、主要做法
我市落实“双减”的做法,可以概括为“1、2、3、4”,即:建立一套机制、强化两个联动、突出三个重点、攻克四个难点。
(一)建立一套机制
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“双减”工作,逐步建立完善系列推进落实机制。一是建立专门协调机制。2022年,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“双减”工作完善专门协调机制的通知》。二是目标管理机制。将落实“双减”纳入市政府《工作报告》,实施绩效管理。三是定期调度机制。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,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会议调度。四是重点督办机制。市人大、市政协高度关注并将推动“双减”工作落地见效纳入2022年工作要点,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案并重点办理。五是调研指导机制。多次深入学校和培训机构调研了解情况、指导工作。
(二)强化两个联动
一是强化部门联动。市教育局、发改委、财政局、人社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》;市教育局会同市科技、文旅、体育、市场监管、民政、公安、金融监管等20多个部门,协同联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。二是强化家校联动。通过新闻宣传、家长会等多种方式,让“双减”政策走进家庭,争取家长理解支持,形成家校共育合力。
(三)突出三个提升
印发《武汉市落实“双减”要求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十九条措施》《武汉市深入推进“双减”工作2023年行动方案》,既做“减法”更做“加法”,突出“三个提升”,打造汉版“三好”。一是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,深化高效课堂建设,构建减负增效课堂模式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打造“好课堂”。二是研制小学、初中好作业《评价标准》,组织开展教师“双减”劳动竞赛,着力提升作业设计质量,打造“好作业”。三是指导各区和学校认真落实课后服务“5 2”“1 x”要求,提供“菜单式”课后服务内容,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,打造“好服务”。
(四)攻克四个难点
按照抓规范、减负担、防风险目标,创新校外培训治理机制。一是建立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和联合督查制度,突破协调难。二是普遍建立校外培训预收费银行监管账户,与12家银行合作搭建监管平台,突破退费难。三是市教育局处室包区、区教育局干部包校、社会监督员蹲点,加强日常督查,突破监管难。四是印发防范化解校外培训领域涉稳风险《指导意见》20条,固化操作流程,全市成立50余个联合工作专班,突破维稳难。
二、初步成效
两年来,“双减”政策在我市全面落实落地。总的来看开局良好,部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社会面保持总体稳定。
一是促进教育回归本位。从调研情况来看,“双减”政策效应持续释放,学生作业负担减轻了,学科培训少了,睡眠时间长了;家长接送难题解决了,辅导作业缓解了,经济负担减轻了;教育主阵地强了,学校和教师主动担当,促进了教育回归学校、教学回归课堂。
二是作业管理落地见效。据教育部基础教育“双减”工作监测平台显示,我市义务教育学校100%建立作业公示制度、出台作业管理办法,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严格控制,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进一步减轻。
三是课后服务全面开展。按照家长自愿原则,全市义务教育学校“一校一案”全部开展课后服务,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。目前,课后服务参与率97.07%,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。
四是机构治理深入推进。截至目前,我市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19个,比“双减”前减少1306个,压减率达到91.65%。参加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中小学生由20万人降至2.6万人,减少87%。所有继续办学的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,继续招生收费的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开设预收费监管账户。
五是社会大局总体稳定。教育、政法、宣传、网信、公安等部门第一时间联动,市、区成立涉稳处置专班,因压减培训机构带来的涉稳风险得到有效处置。目前已“爆雷”的学科类机构总体平稳,全市没有发生较大“双减”涉稳事件。
2022年,我市推荐的“江岸区系统设计区域家长课程‘美好爸妈’助力‘双减’落地”案例,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评为2021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。2023年,我市“技术赋能,助力作业管理高质量”案例被选入《全国“双减”改革创新实践案例集(2021-2022)》,并向全国推广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
虽然我市推进“双减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,原因复杂,客观来说,也还存在一些问题,需要持续努力,久久为功。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。
一是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。健全作业管理长效机制,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;在全市中小学开展“优化作业设计质量”先进教研组(备课组)建设;汇编、推广《武汉市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案例汇编》,持续打造汉版“好作业”。
二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。优化课后服务“一校一案”,落实“5 2”时间要求,构建“1 x”课后服务模式,丰富课后服务内容,提高课后服务质量。“1”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,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答疑;“x”是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,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、文体、艺术、劳动、阅读、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。
三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深入学习与实践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;推动落实《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》(修订版);开展小学“名特优”课堂教学系列活动,持续打造汉版“好课堂”。
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通过教育系统专项招聘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、公费师范生接收等渠道,计划补充编制教师2600名;督促各区及时足额核定和发放教师课后服务补贴,保障课后服务待遇,探索实行“弹性工作制”;依托市级教师心理工作室组织开展10次教师心理健康下校关爱活动,指导督促各区落实教师减负清单,全市30%学校建成“教职工心理加油站”。
五是深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。落实《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市教育局关于武汉市贯彻落实“四个指南”工作方案》要求,坚持以区为主、问题导向、落地见效、统筹推进原则,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质量一体化评价体系,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武汉市教育局
2023年10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