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文单位 | 武汉市教育局 | 发文字号 | 无 |
---|---|---|---|
发布日期 | 2023-09-25 10:35 | 效力状态 | 有效 |
主题分类 | 教育 | 索引号 | 010890019/2023-24660 |
一、主要做法
2021年始,全市中小学根据常态化防控要求,在制定教学计划时,同步制定网课教学预案,确保一旦出现风险等级变化或突发情况,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序转换、无缝对接。
2022年秋季开学后,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本区疫情防控形势,研判决定采取线上或线下教学方式。
一是强化领导,有序组织网课工作。建立全市统筹推进体系和机制,成立市、区、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。指导相关学校“一校一策”“一生一案”,制定详细工作方案,并根据实际动态调整,确保一个都不能少。先后制发工作方案、教学管理方案、操作指南、安全方案等系列文件,为全市中小学网课有效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行动指南。
二是各方配合,合力保障网课实效。坚持协同推进、分类实施的原则,市、区、校联动,行政、教研、电教部门合力实施,教育、企业协同推进。区、校组建领导调度组、课程研训组、家校共育组、技术保障组等,落实网课硬件、软件、资源,特别是各年级、学科数字教育资源(电子教材、电子教辅、学科微课、课程链接等)。依托武汉教育云(天喻),引入腾讯、钉钉等参与实施,协调中国电信、移动、联通三大运营商提供支持。
三是有备而授,准确把握网课内容。制发《武汉市空中课堂在线教学安排与管理指导意见》,对全市中小学网课教学内容、进度、标高做出明确安排。网课坚持“五育并举”,除语文、数学、外语等常规课程之外,更多地安排了爱国主义、疫情防护、心理健康、体育、艺术、劳动等教学内容,以及励志教育、经典阅读、艺术欣赏等内容。尽量适应网课特点,放缓教学节奏,强调“四个减少”,即减少每天的总课时、减少每节课的时长、减少教学内容、减少作业。
四是随疫应变,注重优化网课策略。根据不同学段、学科、教师实际,各中小学重点研究在线教学模式、作业设计、评价方式,提高在线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。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学资源,引入案例式、讨论式等教学方式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通过连麦、屏幕分享等方式,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全面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,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梳理和指导,帮助学生巩固所学。
五是多维并举,探索完善网课评价。我市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重点,通过教育大数据体系建设,构建监测、诊断、预测等为一体的教育评价大数据模型,动态积累学生成长、教师专业、学校办学、区域教育发展数据,为科学评价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各中小学通过梳理数据信息,全面掌握网课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,开展“后疫情时代”的系列相关课题研究,完善基于网课的评价体系。
我市中小学网课实施3年多以来,总体情况良好,教学秩序日趋正常,教学质量逐步提高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,部分学生学习效果欠佳;部分网课交流互动欠佳;部分网课导致师生家长负担加重;部分实践操作课程不好开展。
二、下步工作
下一步,我局将合理吸纳你们的意见建议,结合我市实际,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上教学模式,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学质量。
一是建章立制,优化网课管理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,协调学校管理层面、教师层面、学生层面、家长层面等职责,完善网课教学实施与管理规程,明确各方职责,完善网课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,科学研制突发事件应对方案,系统规范网课实施。
二是多措并举,提升学习质量。强化家校协同,确保学生的网课学习环境,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网课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。合理优化线上课程设置,改革教学模式,提高学生网课学习积极性。课前提供学习任务单,激活学生认知和心理准备;课中增加网络互动,利用信息技术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;课后增加答疑环节,解决学生疑难;强化学习过程评价,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。
三是以生为本,呵护身心健康。保障体育锻炼,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力度,开展眼保健操,完成每天体育锻炼任务。关注学生心理,开展适宜的德育活动,丰富学生居家学习生活,引导学生保持积极阳光心态。关爱特殊学生,尤其是有心理压力的学生。解决学生困难,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得、健康成长。
四是加强培训,提高网课素养。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化培训。通过有重点、针对性强的培训引导教师及时了解现代教育新技术,熟练掌握网课技术,组织教师开展网课教学、混合式教学研讨活动,夯实各级教研活动,引导教师交流网课教学经验。
五是强化建设,满足网课需求。加大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,为有困难的师生提供网络流量支持等,保障网课设施设备资源。强化优质课程资源建设,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,激励教师建设优质课程资源、重构教学设计。